|
概 念 Concepts |
||
昆蟲博物館
基地位置 : 南投市
建物類別 : 博物館
總樓地板面積 : 5,106m2
層數: 地上三層,地下一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藉由昆蟲博物館的整體展示,人們可以用新的視野看待昆蟲、認識昆蟲,希望藉此能夠連結我們與昆蟲的關係,甚至擴大到我們與環境的關係,讓人們可以省思人類在自然中能扮演的角色,尋求共生及永續的可能性。 博物館外牆立面設計啟發來自蝴蝶棲息之蝶毯,以建築幾何構造之三角形組構加上顏色來創造出如昆蟲翅膀之脈絡,搭配建築量體的變形,以抽象的手法來傳遞昆蟲館之氛圍。 建築外觀色彩取材捕捉自大自然色系,以綠色系搭配溫暖的大地色系來創造出具有獨特表現又可隱藏於基地豐富的綠意環境中。 |
|||
宗教文物博物館
基地位置 : 中國安徽淮北
建物類別 : 博物館
總樓地板面積 : 74,135m2
層數: 地上八層,地下一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全區佈局以山、水為主軸,採用地景藝術概念重塑地表與自然,將山形意象置入,引進周邊的水入基地,創造「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間感受。到此園區之遊客及學員至入口處轉換交通方式進入園區,以徒步、自動車行陸路或乘船迂迴進入,利用動線的拉長與迂迴在行進過程中轉換心情,沉澱心靈,開啟覺悟人生之旅程。 佈局 地景與建築佈局呼應未來館藏內容件件關鍵,局局關連,一氣呵成之架構,園區內由六個以螺旋運動構築而成之山丘結合建築物三棟主要量體構成如宇宙間星座之排列。 時間 地景塑造以人造水平柔和的線條與水的流動帶出時間的概念,讓身在園區內的觀看者感受到無形時間的具體呈現。 螺旋(Vortex) 螺旋運動是一種阻力最小的運動路徑,螺旋運動有能量保存的效果,不浪費一點一滴,讓萬事萬物都能順暢的運作,最終能夠自然地回到最原始的完美平衡狀態。人造山林依螺旋運動的原理堆砌,將物理的引力作用轉化成實際的人行動線。 |
|||
佛教森林道場
基地位置 : 臺中市大坑風景區
建物類別 : 宗教建築
總樓地板面積 : 4,467m2
層數: 地上三層,地下一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本方案主要探討追尋如何結合基地物理環境、當代佛教建築精神與道場創設理念與願景,打造出一弘揚人間佛法的思想庫,出家眾和在家眾共修的福地。佛教造型來自印度佛教窣堵坡(stupa)依佛塔原型之啟發,發展出由 兩組圓組構而成的近似橢圓平面原型,象徵著出入世法的圓融及福慧修行的圓滿。並結合繞行佛塔的修行概念,以金剛寶殿逐層退縮之三層量體,轉二維為三維之立體繞佛動線。佛殿三層量體由下而上代表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象徵學院廣論教學中之道次第。 |
|||
|
|||
木業廠房整建 及企業辦公室
基地位置 : 臺中市豐原區
建物類別 : 廠房及附屬辦公室
總樓地板面積 : 5,856m2
層數: 地上五層,地下一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本案既有廠房為一歷史悠久之木業廠房,設計過程除滿足基本空間需求外,也同時探討木業加工的未來發展性,為日漸式微的傳統產業找尋新契機。 | |||
科技廠房
基地位置 : 臺中市西屯區
建物類別 : 廠房及附屬空間
總樓地板面積 : 43,500m2
層數: 地上四層,地下二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概念與發想來自從透明無華的鏡片中卻能得到如此豐富的影像及色彩,我們思考著如何讓建築能”聚焦”且”成像”,在沉穩內斂的主體建築,嘗試在外觀設計上運用透鏡般的曲線,除了水平的曲度也包含著垂直的曲度,同鏡頭組成般的堆疊組構,在不同角度下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就像將環境成像在建築主體之上,試圖展現與產業特色結合與創新的建築設計。 | |||
學生實習會館
基地位置 : 苗栗縣
建物類別 : 學校
總樓地板面積 : 1,107m2
層數: 地上三層
結構系統 :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
|||
草原上之建校紀念碑在整體校園規劃上具有錨定的地位及崇高的象徵意義。為回應本基地環境之特殊性,規劃構想以地景建築的概念入手,呼應基地環境,結合生態綠建築的手法,企圖將本會館打造成校區內之指標建物,會館本身即為一教具,提昇師生的教學與學習品質。 |
關於 about / 作品 works / 聯絡 contact / 工作 careers / 首頁 home
Copyright © 2022 HCA Design.